六壬辨惑(二)
深探六壬奥秘:十二神祇的启示
在古老的易学体系中,六壬术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天地万物的微妙变化。黄宗羲在《易学象数论·六壬》中,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术法的深层含义。在他的解读中,我们了解到卜筮的核心不在于简单的生旺德合,而在于把握事物的动态变化,即“动是事物的玄机所在”。
六壬术中,辰扮演了独特的角色。斗柄罡星岁时常指向辰,因此被称为天罡。辰不仅代表时间的更迭,更象征着金旺杀物之候,以天地之杀为用。在六壬的四课中,辰的地位尤为重要,其中的克审、知一、涉害等名目,皆因冲克而产生。黄氏提出的观点是,六壬式取克贼刑冲为用神,而不是简单的生旺德合。这是因为克贼刑冲中隐藏着事物的动机,只有抓住这些动机,才能揭示吉凶悔吝的真象。
《指牚赋》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点。月将加时,局图顺布,日二课而辰二课,合成四象,阴阳生合比和处,吉凶之端倪不露。只有在相克之处,才能见形杀机,显露吉凶。这里的克,并不是简单的破坏,而是观察五行相生之妙的途径。古人注曰:大凡克处是动机。只有理解这个动机,才能把握事物的走向。
这一观点与《周易·系辞下传》中的理念相呼应。吉凶悔吝皆由动产生。无论是揲蓍法还是其他术数,都以动为占。如《朱文公易说》中的例子,捉他那影象才发见处便算将去。六壬式取克为用神(初传),虽与上述取动机的方式不尽相同,但其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——皆是遵循周易“吉凶悔吝生乎动”的原则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动态的变化。如人问卜时,便是事物发生变动之时。这种动态的变化被六壬术捕捉到并用来推演未来的吉凶悔吝。尽管京房取时为占和邵雍以动为占的具体方法已经失传,但六壬式的取时取克的具体推演方式却得以保留并流传至今。这是我们应当珍视的古代智慧。
六壬术是一种深入事物动态变化的术法。它不仅仅是一种预测未来的工具,更是一种揭示事物内在动机的方法。通过理解六壬术中的十二神祇和克贼刑冲的含义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,从而把握未来的走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