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合化生五气
古老的中华文化中,隐藏着一种深奥的学问,它的是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变化,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这,便是天干合化生五气。
自上古以来,师徒相传,官家著录,家庭藏书,诸如易卦、内经、天元纪、甲子术数等,都是对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的记录。这些学问,一言以蔽之,便是阴阳之道,二五之数。明白这些,便知道了人的诞生,明白了天地万物的形成,日月的运行之道。历经千万年,中华文化得以启航并延续,皆源于此。
纳音,乃是五行生克、气数相合之学问。先天之数,以河图为主,一六为水,二七为火,三八为木,四九为金,五十为土,这是天地生成之序。后天之数,则以五行从化为主,二者形成先后天之异,形气之殊。虽然五行相同,但其表现却各有差别。先天以气静动而生成见,后天以精交合而生化成。先后天数虽有所区别,但本质上却是一体的。
纳音之学,便是以先天之气,合后天之形,推形之变化,仍归于一。其数一六为火,二七为土,三八为木,四九为金,五十为水,这是自然之数,顺其自然之分化合用,合先后天之象,推二五之用。
易学以变易为宗旨,易之变为用,必求其广。纳音之数,属于易之变的一种。易有平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的变化之理。一属先天,二属后天,三则先后天之合。纳音之术便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。除了八卦、六爻之外,还有甲子、纳甲、纳音、合声、合律、五运、六气七星、十二辰等种种象数,都是易之变的应用。
按照纳音数来计算余数,这个余数便是所生之数。例如一六为火,二七为土等。这与先天的差别在于木与金。先天五行序为水火木金土,后天五行序为土金木水火。而纳音五行序为火土木金水。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别。
纳音之术是二五之理的延伸,是天地经纬的诠释。它揭示了万物生化的奥秘,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南。明乎此,则明诸象数,而所谓纳音之用者,亦指之掌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