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国冰雪建筑文化
北国冰雪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
冰雪环境是人类建筑艺术的一大挑战,北国的冰雪建筑则是一种在这片寒冷土地上诞生的独特文化。从远古开始,东北的部族就学会了利用冰雪,创造出适应寒冷环境的居住空间。
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,古代东北民族选择了穴居,以深为贵。他们利用九节梯子下到洞穴,点燃篝火,围以树枝、柴草或皮张,以此来抵御风寒。这种穴居方式逐渐演变为筑城穴居,或者冬季入山居住土穴。尽管地下环境艰苦,但人类智慧使这一切成为可能。为了更舒适地生活,人们从深地下走向浅地下,如赫哲族的早期地窖子“希日兔克”。
随着密封条件的改善,人们开始从地下走向地面。他们利用木材建造房屋,用兽皮遮挡门窗,室内燃烧篝火取暖。这一过程在马架子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这些马架子建筑源于夏季临时住所的尖状窝棚和圆顶窝棚,逐渐演变为地上建筑。为了采光和防止漏风,墙壁被巧妙地设计成了窗户。这种智慧的结晶,正是冰雪建筑文化的魅力所在。
谈及冰雪建筑文化,不得不提的是炕。北方人的炕是他们独特的暖床文化。尽管现代城市中楼房已经普遍使用床,但炕的历史要悠久得多。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高句丽时期,那时的人们受到床和炉灶的启发,将二者结合改造,产生了炕。这一发明后来传至东北各民族以及黄河至秦岭以北地区。
除了炕之外,北方的一些民族还在时建造雪屋。如爱斯基摩人和东北的鄂伦春族人。他们利用雪砖建造半球形的雪屋,用雪封住缝隙,室内燃烧篝火使房屋密封。雪屋虽然密封性差、屋内温度低,但它是北方民族在寒冷环境中智慧的结晶。
在西方,许多建筑在冬季取暖时主要采用壁炉方式。即在房间的客厅设置大壁炉,燃烧木料使墙壁变热,成为火墙。这一方式使整个房子在冬季保持温暖。
北国的冰雪建筑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、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。从穴居到马架子建筑,再到炕和雪屋的发明,无不体现了北方民族的智慧和勇气。这种独特的冰雪建筑文化,正是北国土地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见证。